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高攀龍

高攀龍,初字雲從,後改存之,號景逸,學者稱景逸先生,常州無錫(今江蘇無錫)人。生於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(西元一五六二年),卒於明熹宗天啟六年 (西元一六二六年),年六十五。崇禎二年,賜諡忠憲。
  攀龍的父親靜成公有七個兒子,他排行第二,很小便過繼給叔父靜逸公當養子。自幼善讀書、工文章,舉止如成人般端正有禮,比如養母拿水果糕餅給他時,他一定很恭敬地拱手去接,就算讓他自取,態度也是一樣。而根據攀龍自述為學歷程中提到,他二十五歲時聽李復陽、顧憲成講學,深受啟發,開始有志於聖學。但起初對於成聖之道,不太能掌握。後來看到《大學或問》中朱子說「入道之要莫如敬」,便以此為用功處,努力收歛精神,保持嚴肅莊敬。可是這樣做的結果,只覺得氣鬱身拘,整個人都不自在,但若一有鬆懈,人又變得很散漫。對此情況,攀龍也頗感無奈。直到又過了一陣子,忽然想到程子說「心要在腔子裏」,然又不知腔子指什麼?後來於小學中見到解釋說:「腔子猶言身子耳。」才領悟到原來心不該只侷限在方寸之地,全身都是心之所在、都是心之表現,頓時覺得輕鬆快活起來。剛好這時江右羅懋忠來講李見羅「修身為本」之學,正合於自己所體會的道理,因此攀龍感到非常高興,並更加確信自己所悟不差。自此就只用心在修身工夫上,並一步步深化。從攀龍為學過程中,除了可看到他的用功之外,更看出他是很真誠地面對學問這件事,絕不茍且放過。
  萬曆十七年,攀龍二十八歲,登進士第,依例拜在當時考官趙南星門下。這年,恰逢養父過世,返家守喪,並在家中讀《禮》讀《易》。至服喪期滿,才進京謁選,授行人司行人。初仕時,四川僉事張世則上疏詆毀程朱之學,欲以己所著《大學古本初義》施行天下,攀龍立刻上書反駁,以為應崇正學、闢異說以正人心,而程朱之學即是正學。後又因朝中賢人相繼被罷絀,上書彈劾首輔王錫爵表面開誠布公,暗地卻循私逐賢,而被貶為廣東揭陽添註典史。自赴任廣東起至乞差歸鄉,約半年的時間,攀龍有許多交友論學的機會,這對他的學問修養有極大的啟發與提升。攀龍返鄉後,一方面繼續讀書靜坐以進學修身,故對於孟子所言之「性善」、程子所言「鳶飛魚躍,與必有事焉」以及《大學》《中庸》之旨等,都能有更深刻的體會;一方面也和顧憲成等人重修宋朝楊龜山講學的東林書院,並於其中講學。每月會講三日,遠近參與講會者有數百人,談的都是維繫世道、導正學風的是非道理,此外,攀龍也常以讀書、靜坐之法來教導學生。
  天啟年間,攀龍再被起為光祿寺丞,這時攀龍在野已二十多年,後歷任光祿寺少卿、太常寺少卿、大理寺少卿、太僕卿、刑部右侍郎、左都御史等職。這段期間,攀龍持守正道,常彈劾糾舉權臣,特別是對於當時朝中爭論不已的梃擊、紅丸、移宮三案,攀龍更直言無諱、據理力爭。後來宦官魏忠賢亂政,朝中賢臣相繼罷職,攀龍亦被免職,最後還被削籍為民,東林書院也被毀。天啟六年,魏忠賢誣指攀龍等七君子吞沒贓款,朝廷下令捉拿,攀龍在緹騎到來之前,寫下兩封書信後,自沉於水。兩封信中,一封是上疏的信,內容提到雖被削奪官職,但畢竟曾一朝為臣,大臣受辱則辱國,故選擇效法屈原的精神。由此可見攀龍一心捍衛自身的尊嚴、國家的尊嚴;另一封則是寫給友人,信中說「一生學力,到此亦得少力。心如太虛,本無生死,何幻質之足戀乎!」從中可知攀龍是用生命來實踐自己的學問,心中只見道義而不見生死。
  攀龍著有《高子遺書》、《周易易簡說》、《周易孔義》、《春秋孔義》、《二程節錄》、《朱子節要》、《張子正蒙註》等書。攀龍早年讀書便有志於程朱之學,對於明初朱學後勁薛瑄也很欣賞,而從其為學經歷中,也常見他以程朱所主張的「誠敬」、「半日讀書,半日靜坐」等工夫來修養,再加上和顧憲成一樣不滿當時王學「現成良知」、「無善無惡」等說,所以一般多認為攀龍的學術性格是較傾向朱學,但事實上他亦有自身的體悟與發展。如黃宗羲便指出,攀龍所言格物與程朱說法不同,關鍵就在於程朱所言心理為二,存心窮理須並進,但攀龍言「反求諸身,是真能格物者也」,如此則是知理不在外而在吾心。若依黃宗羲之說,則攀龍思想亦有吸收王學處,但攀龍以為王學之弊往往「任心而廢學」、「任空而廢行」,故攀龍十分強調格物窮理以及讀書,認為唯有透過此下學工夫,方能將心的意義表現出來,所謂「未窮之心,不可謂理」、「不做工夫,皆假本體也」。此外,攀龍也非常重視靜坐,以為靜坐可收拾浮蕩精神,有助於見性。
  有關攀龍的影響,除了與顧憲成共同主持東林書院所產生的針砭時政、教化人心之功外,在學術思想上,攀龍融會朱王,重視為學須力行、致用的精神,也深深影響明末清初的一些學者。但最重要的,攀龍樹立了一個高潔的人格典範,給後人極大的感召。攀龍曾說自己「平生恥心最重」,這種是非好惡之心自然地就會要求自己言所當言、行所當行,因此攀龍不論在朝為官或在野讀書講學,都能順著這樣的心而見義必為,故《明史》言其「操履篤實,粹然一出於正,為一時儒者之宗」。


撰稿人:李慧琪
網站滿意度調整